a7娱乐平台老板

这几款以人名命名的壶,每一把都很经典
栏目分类
你的位置:a7娱乐平台老板 > 新闻动态 > 这几款以人名命名的壶,每一把都很经典
这几款以人名命名的壶,每一把都很经典
发布日期:2025-07-20 13:21    点击次数:72

紫砂壶中,有不少以人名来命名的紫砂壶,成为了一代经典壶型。

供春壶

图片

许玉成鉴藏《明阳羡陶器精拓本》明正德嘉靖年间,供春仿照金沙寺旁大银杏树树瘿形状所制的树瘿壶,世称“供春壶”,是紫砂发展史上开始有记载的第一件作品。供春壶新颖精巧,文雅天然。当时人称赞“栗色暗暗,如古今铁,敦庞周正。”短短12个字,很精准地概括了供春壶的特色,令人如见其壶。其壶质地虽薄,但是非常坚实。

思亭壶

图片

清·朱泥思亭壶

思亭壶为清代紫砂名家陆思亭所创壶式,此壶已成为特定的形制名称。身筒两侧曲线,自顶部圆钮处流泻而下,壶盖处向外曲张,肩部自然向内弯曲,到腹部则又向外膨胀成一条更大的曲线,钮、盖、腹三段曲线自然流畅,颇有动感且干净利索。

大彬壶

图片

时大彬 上海博物馆藏品时大彬,号少山,是“明四家”时朋的儿子。是紫砂茗壶发展史上的一位里程碑式人物,当时就被公认为“超越前古”的第一大家。所谓“大彬虚扁”,是因为后人一般认为是时大彬创制了“虚扁”壶式,作为传统题材,以后各代都有名家临摹再制,佳作不胜枚举。“大彬虚扁”,以扁、平为特点,线条清晰。壶腹鼓凸,腰身折合,合而中虚,线面屈曲和谐,寓潇洒于纤巧中,形虽扁而气度昂扬,刚柔相济。小巧的流与圈把,端庄秀美,更显个性鲜明,令人玩味不尽。

寿珍掇球

图片

清末民国·程寿珍制紫泥掇球壶程寿珍,又名陈寿珍,号冰心道人,清咸丰至民国初期的宜兴人。作品粗犷中有韵味,技艺纯熟。所制的“掇球壶”最负盛名。寿珍掇球——整体造型古朴敦厚、结体合理、气势宏伟、神韵高昂、线条圆润丰满、气韵浑厚稳重高雅不俗,使得壶钮、壶盖、壶身在视觉上形成了真正的三“球”重叠之势,尽显“掇球”之奥义。

景舟满瓢

顾景舟,原名景洲,早年别称瘦萍、武陵逸人、壶叟,宜兴川埠上袁村人。

图片

近现代 顾景舟制、吴湖帆书画 相明石瓢壶他视紫砂为生命,承前启后,融古铸今,一改清初以来紫砂壶纤细繁琐、堆砌繁华之气,追求壶体线条的流畅舒展,权衡比例的协调秀美,注重造型的简朴大方,在20世纪40年代就有“寸壶竟有斗米贵”的声誉。

景舟满瓢——反复权衡比例的协调秀美,使其整体显示出壶的十足神韵,完美诠释了智欲其圆、行欲其方,体现出刚柔相济的感觉。

子冶石瓢

图片

清中期 瞿子冶刻吉安、月壶款紫泥调砂石瓢壶瞿子冶,名应绍,字子冶,初号月壶,改号瞿甫,又号老冶,上海明经,尝任训导,上海松江人。子冶工诗文,其诗耀艳深华、缠绵悱恻;擅书画,晚年尤工兰竹,用笔放逸,为世所重;精鉴赏,凡钟鼎彝器、秦砖汉瓦无不立辨真伪。子冶石瓢——其壶身、壶把的三角形更为规整,被称为「瘦壶」,透出一股刚韧之气,抑扬顿挫,挺拔凛然。

汉棠石瓢

图片

徐汉棠 汉棠石瓢徐汉棠,1932年5月11日出身于江苏宜兴,紫砂艺术大师。1948年初中毕业后即跟随父母学艺,于五十年代初即拜当代紫砂泰斗顾景舟为师,为顾老师第一弟子。他富有艺术天才,功底扎实,善复制传统产品,也精于创新,工艺造型独具匠心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